舞蹈是八大藝術之一,是于三度空間中以身體為語言作“心智交流”現象之人體的運動表達藝術,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借助音樂,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產生于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不少學者從原始人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約事情,而舞蹈是擇偶、求婚和進行情愛訓練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有的學者,認為舞蹈不僅表現人的情愛,人們的各種激越的情感,人們生活中有重大意義的情感和活動,都會用舞蹈來表觀。再沒有別的藝術行為,能像舞蹈那樣的轉移和激動一切人類,我國古代樂舞理論ss中就有:“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边@也生動地說明了舞蹈是表現人們激動的情感的產物。
我國有很多學者主張舞蹈起源于勞動的理論,因為勞動是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勞動創造了人自身,是勞動使人脫離了動物界,是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現狩措和種植以及各種勞動生活的占有大的比重。
我們認為以上各種舞蹈起源的理論,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為舞蹈活動是人類生活中的一種社會現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構成一樣都不是單一的,而是有著多種因素的,所以人們主張“勞動綜合論”,即:舞蹈起源于人類求生存、求發展中勞動實踐和其他多種生活實踐的需要,如果再詳細一點來說,舞蹈起源于遠古人類在求生存、求發展中勞動生產(狩措、農耕)、健身和戰斗操練等活動的模擬再現,以及圖騰崇拜、巫術宗教祭祀活動和表現自身情感思想內在沖動的需要。它和詩歌、音樂結合在一起,是人類歷史上較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