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有名商標”認證 中企信辦接力企業公信力建設
日前,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2019年開始,所有涉及“有名商標”評比的政府行為都將取消,今后市場監管部門只公布各類商標違法違規、失信受罰的“黑榜”信息。
日前,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2019年開始,所有涉及“有名商標”評比的政府行為都將取消,今后市場監管部門只公布各類商標違法違規、失信受罰的“黑榜”信息。
針對這一重要信息,記者詢問了北京中企信辦信息管理中心(中信企辦)主任黃飛,黃主任透露,其實監管總局這一舉措并不讓人感到意外,早在中企信辦與各地發改部門交流時,各方就一致認為政府給企業背書,企業出現的問題由政府來負主體責任,嚴重違背了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也容易造成一些行業的壟斷行為。因此,現在市場監管總局取消所有有名商標、知名品牌評比,是非常合理的舉措。
(有名商標評選)
黃主任指出,這一舉措帶來的深遠影響才值得我們仔細回味,這意味著以后政府的企業信用公示系統上只會顯示“黑榜”信息,只要企業違規了,就會處處受限,紅榜的評選權利則更多地移交給了消費者,企業做得好,消費者的口碑就是很好的紅榜。
黃主任解釋道,增加商標對外展示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本無可厚非,但是很多有名商標在過去的歲月中已不斷被異化,甚至偏離了其被設立的初衷,既不能在消費者購物時提供選擇方向,又不能給其他商家樹立學習榜樣,有名商標的價值已蕩然無存,已經到了不得不采取手段治理的地步。
(網絡報道視頻截圖)
但一律禁止商標評選,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商標、品牌關系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若無后續措施,放手了事,受損的仍將是消費者。黃主任說到,市場監管總局即將建立的企業信用黑榜,無疑是一項重要舉措,讓廣大消費者共同參與到監管工作中,讓問題企業和商家在陽光下無所遁形,以此來達到更好的監管作用。
黃主任還分析,政府不再參與有名商標的評選工作,也表明政府很可能將投入更多精力到對產品質量、安全的管理工作中,預計群眾反映強烈的公用事業、原料藥、建材、日常消費品等民生領域,將迎來更加的綜合監管措施。
對于中企信辦來說,隨著政府不再介入商標評選工作、企業公信力減弱,提出重塑企業公信力的新方案是亟需完成的重要事項,中企信辦“優化營商環境、樹立消費信心”這一職能也將被強化。黃主任表示,中企信辦會以自身的專業實力,從信用輿情、企業形象展示、企業信用修復、企業管理等方面入手,為企業信用建設出謀劃策,幫助企業完善信用信息備注,協助不錯企業樹立起社會公信力,讓更多企業向著消費者信任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