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游戲廳,顧名思義,是伴隨著電子游戲的產生而產生。狹義的電子游戲是一種軟件,因此必須有相應的硬件設備,兩者是一種模組化(modulized)的關系。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一臺電子游戲機在桂林誕生。幾年后,電子游戲機以其銳不可當之勢,“踏”遍了中國大江南北,電子游戲廳也遍地開花。當時游戲機的內容主要有:駕駛類、炮戰類、火箭襲擊類、趣怪類等。這些游戲都具有緊張激烈的對抗競技特點,受到了少年兒童的青睞。放學后,他們顧不上放下書包,捏著零用錢就進了游戲廳,沉醉在變幻無窮的電子游戲中。老師和家長們驚呼:狼來了。后來,國家明文規定:除節假日外,電子游戲廳(室)一律不得向未滿18周歲的青少年開放。那些在游戲廳里天馬行空的日子,成為一代人的回憶。 電視游戲是電子游戲中的先驅,電視游戲分為家用機與街機。很早的電視游戲并沒有家用機,只有在街上的游戲廳里才可以玩到,所以稱為街機,直到現在,街機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游戲機種。上個世紀80年代,一些日本游戲機廠商開始嘗試開發家用游戲機種,80年代末90年代初,特色的游戲機廠商任天堂開發出一款8位游戲機上市,這款游戲機就是后來通常說的紅白機,它上面的很多經典游戲,也許技術上在今天看來已無任何借鑒意義,但是它們的游戲性絲毫不遜于現在的游戲產品。而直到現在還在采用的一些游戲分類方法,在當時的紅白機中就已經出現。
紅白機是家用機的早期經典。在紅白機誕生以后,電子競技的雛形就已經出現。只是基于技術條件限制,可以成為電子競技的項目比較少而已。 紅白機取得成功以后,極大地刺激了家用游戲機市場的開發。另一個游戲廠商世嘉很快成功開發出了一款16位游戲機,后來,家電廠商索尼開發了直到今天仍有很多追隨者的PS(playstation)一代,PS機是以光盤為游戲載體的家用游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