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殊書屋連鎖敗局 加盟難題成死穴?
在網絡書店無情擠壓傳統書店的今天,思考樂書局、貝塔斯曼、席殊書屋這些曾在國內名噪一時的連鎖書店,紛紛因欠款、欠薪等原因出現經營困境,難免讓人們替書店零售模式產生擔憂。
國內家民營全國連鎖書店的席殊不久前因欠債不還被法院拘留的消息再次令業內震驚。在網絡書店無情擠壓傳統書店的今天,思考樂書局、貝塔斯曼、席殊書屋這些曾在國內名噪一時的連鎖書店,紛紛因欠款、欠薪等原因出現經營困境,難免讓人們替書店零售模式產生擔憂。
擁有家連鎖店仍缺錢
曾經名噪一時的國內家民營全國連鎖書店開創者、北京旌旗席殊書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席殊,因名下公司欠款被法院強制執行時,身為法人代表的席殊拒絕向法院提供公司賬戶,結果被法院決定拘留15日。這個曾經在全國多個城市擁有余家加盟店的書店連鎖企業,如今四面楚歌,席殊本人也陷入公司員工、出版社和加盟商的重重追債中。
記者從北京朝陽法院了解到,席殊開設的北京旌旗席殊書屋有限責任公司遇到經營危機后,拖欠輕工業出版社共計20余萬元書款。朝陽法院于去年收到出版社的起訴材料后,經審理后認定,席殊開設的北京旌旗席殊書屋應給付上述欠款。判決生效后,北京旌旗席殊書屋遲遲未履行判決,出版社于是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
今年2月17日,朝陽法院執行庭的工作人員來到席殊的公司進行強制執行。執行過程中,身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席殊拒絕向法院提供公司賬戶。考慮到席殊的行為屬于“抗拒執行生效法律文書”,朝陽法院決定對他拘留15日。2月28日,席殊不服該拘留決定,向市二中院提出了復議申請。
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受理此案后,負責法官趕赴看守所找到席殊。核實相關材料后,法官認為,席殊在案件執行過程中,未依法向法院提供公司賬戶,確實屬于拒絕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的違法行為。會見時,法官耐心地向席殊解釋了相關的規定,說明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規定確屬抗拒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經過談話,席殊對自己的拒執行為表示認可,主動提出撤回拘留復議申請,并表示雖然公司現在遇到經營危機,但一定努力配合法院執行工作,挽救公司,還清所有債務。
據介紹,早在年,北京旌旗席殊書屋有限公司就因資金緊張而頻頻被告上法庭。北京共和聯動圖書有限公司因席殊書屋拖欠8萬元書款于當年11月將其告上法院。區區8萬元貨款竟然讓當時已在全國多個城市擁有多家連鎖店的席殊如此狼狽,也使其惡劣的經營狀況顯露出冰山一角。
年3月,席殊公司對外宣布引入“外腦”,法國商人歐吉業出任CEO、美國加盟理財狄一安出任CFO,另一位聯合運營官將由一名外籍物流出任。同時,席殊公司還從法國引入了大量外資。然而,“外腦”和外資并沒能將席殊拯救出水火。年,席殊甚至因向本公司員工借款2萬元未還而成被告。年4月,公司以資金緊張為由向員工趙某借款2萬多元,但借款到期后,席殊總是以公司沒錢為理由拒絕還款,趙某不得已起訴至法院,要求席殊歸還借款2萬余元。
加盟難題成連鎖死穴?
近年來,網上購書已成為一種時尚,不凡亞馬遜圖書銷售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透露,網上書店書的價格低廉,傳統書店的折扣一般在9折左右,低價的也只有8.5折,甚至有些地方如新華書店是沒有折扣的。網上書店的折扣一般在7折左右,一些學術類的書價格可能會高些,折扣在8折左右,一些暢銷小說甚至6折就能買到。由于紙張和印刷費的上漲,書的價格在這幾年也是不斷提高,如果一本書標價是3優惠,那么在網上書店購買將比在傳統書店買節省6元左右。
有表示,網上書店能以如此低廉的價格賣書,一是因為它們有跨國資本或資金的支持,二是網上書店巨大的銷售量使其現金流能順利循環。這都是傳統書店無法比擬的。除了價格便宜外,方便快捷也是很多人選擇網上購書的原因。根據不凡亞馬遜的統計顯示,夜間訂單大值是在11點到凌晨2點,而白天大值是在上午11點到下午1點。網絡書店24小時售書的功能,恰恰能滿足白天工作勞累的上班人群的工作生態。此外,網絡書店海量的圖書信息以及較低的價格,都是網絡書店大的優勢。
面對網上零售商的“低成本+低價”的競爭,中小實體書店也并非沒有還手之策。易觀認為,貝塔斯曼關閉困難的連鎖書店業務,正是圖書網上零售市場沖擊傳統書店業務的典型體現。AC尼爾森機構發布的一項研究也顯示:我國網上購物的萬人中,有56%選擇網上買書,顯然網上購書已成主流。在這樣的形勢和趨勢下,中小實體書店不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及早觸網轉型做網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目前習慣網上購書的人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群體,但這個群體中的大多數都是年輕人,他們上網購買的書一般是暢銷書籍。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喜歡逛書店,喜歡淘書,這個過程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享受。因此,有認為,只要定位清楚、服務到位、價格合適,傳統書店將是不可取代的。
由此可見,網絡并不是造成席殊困境的惟一原因。傳統書店也需要從自身尋找危機的根源。根據初次的規劃,席殊書屋的點在批發,建立自己的連鎖店網絡進行統一采購、統一配送和統一結算。然而事實上,在采購、配送和結算的統一上都存在問題。行業的信用缺失,導致公司的很多應收賬款難以及時回籠,而圖書物流周期長、成本高的特性,使席殊要為多家門店提供物流的想法一直難以實現。此外,席殊書屋在全國多數省市都有網點,同時各自的規模也比較小。市場上每年銷售20萬種書籍,不同地區的消費品種也不盡相同,給統一采購帶來困難。獨自面對批發商時,加盟店自身的規模也決定了它們拿不到合理的價格,影響著收銀。